印巴冲突激化:核武器国家间的危险对抗及未来展望

印巴军事冲突加剧,造成平民伤亡,核武器国家间的紧张局势威胁着南亚的和平。文章详细阐述了双方的立场、国际社会的动向以及未来的发展。
印巴冲突激化:核武器国家间的危险对抗及未来展望
本周三,印巴紧张关系再次升级。冲突已造成人员伤亡,双方说法不一。在面临外交崩溃危机的地区,这两个核武器国家最近的军事冲突再次引发了对南亚地区最坏情况的担忧。巴基斯坦谴责印度对巴基斯坦人民实施卑鄙和非法的袭击,而新德里则将空袭正当化为对恐怖主义的合法报复。
两国之间的冲突并不罕见,但过去几小时的事件将本世纪的冲突推向了高潮。随着巴基斯坦北部主要城市面临威胁,世界越来越担忧。
据巴基斯坦政府官方声明,印度的空袭波及旁遮普邦的西阿鲁考特、萨卡加尔、穆里德克和巴豪尔普尔等地区,以及巴基斯坦控制下的阿扎德克什米尔地区的科特里和穆扎法拉巴德。
巴基斯坦,将全面权力委托给军队
在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政府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回应。具体而言,由谢巴兹·谢里夫总理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在袭击发生数小时后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将权力完全委托给军队以应对印度。
巴基斯坦政府立场的主要决议如下:
- NSC将袭击描述为“鲁莽而卑鄙的非法行为”。
- 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来证明自卫权。
- 巴基斯坦保证将“在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做出回应”。
- 总理敦促国际社会让印度为“明显的国际法违反行为”负责。
- 批评印度的袭击波及民用基础设施,危及国际商业航班。
“缺乏道德的印度领导人为了满足妄想和短视的政治目标,采取了袭击无辜平民的极端行动。”(总理府声明)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卡瓦贾·阿西夫表示,袭击造成至少3名平民(包括一名儿童)死亡。“我们已经确认3名平民死亡,他们都是平民,”他说。
印度的回应
另一方面,印度给出了不同的说法。纳伦德拉·莫迪总理的政府声称,此次行动是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营地采取的精确打击,是对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甘的袭击(26人死亡,主要为印度游客)的回应。
在新德里,印度当局声称,空袭的目标并非平民设施或经济设施,而是情报部门认定的极端组织活动地点。
印度政府的论点如下:
- 对帕哈尔甘袭击事件的直接报复。
- 选择了9个“存在恐怖组织基础设施”的地点。
- 故意努力避免影响人口稠密地区和经济价值地区。
- 否认了巴基斯坦所说的有意破坏内卢姆-杰卢姆水电站的说法。
然而,伊斯兰堡完全拒绝了这一说法,并否认在其领土上存在恐怖主义营地。对巴基斯坦政府来说,印度的袭击是毫无根据的直接侵略,具有明确的政治后果。
印巴冲突走向国际化
始于克什米尔袭击后双方互相指责的事件,以创纪录的速度升级为具有国际潜在影响的危机。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巴两国一直对克什米尔地区存在历史性争端,该地区再次成为南亚地区动荡的震中。
概括来说,当前国际局势如下:
-
联合国尚未发布正式决议,但要求外交干预的压力越来越大。
-
空袭期间危及海湾地区的商业航班,可能导致阿拉伯国家抗议。
-
人道主义援助组织已开始警告旁遮普邦和克什米尔地区平民的疏散问题。
-
传统上在该地区发挥调解作用的中国和美国尚未明确表态。
-
军事分析家担心可能会发生类似1999年卡吉尔战争的新的闪电战,这可能给双方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敌对的核武器国家。因此,这场冲突的新阶段远未解决,大规模升级的风险依然存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冲突发生在一个更加分裂的全球背景下,在不愿对话的领导人领导下。
未来将会怎样?
目前,巴基斯坦已经承诺会做出回应。问题在于,它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以及以多大强度做出回应。因此,未来几小时内印巴之间的事件可能会决定未来几年该地区的地缘政治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