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集装箱市场:2025年最新趋势及对日本企业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亚太地区集装箱市场的最新趋势。涵盖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的市场动态,以及日美贸易、与墨西哥的关系、港口扩张、运费波动、供应链风险等方面,为日本企业的业务转型和创新提供有益信息。文章基于2024年和202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亚太地区集装箱市场:2025年最新趋势及对日本企业的影响
By: Pablo Cuevas
对于从事国际物流,特别是亚太地区市场的企业,尤其是日本企业而言,该市场无疑是全球最大、最具活力,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集装箱市场。
以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为首,印度、韩国、日本等众多充满活力的主要国家都在其中。与此同时,作为该市场主要目的地的美国,以及重要的战略贸易伙伴中南美洲(墨西哥积极参与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进出该市场的进出口企业而言,了解决定市场趋势的几个因素至关重要,例如运费、成本和服务。
供需关系
这些因素包括设备可用性、新航线的开通或现有航线的减少,以及航运公司之间的收购和合并导致的服务整合等。
集装箱生产
全球90%以上的集装箱在中国生产,由于需求下降和现有集装箱过剩,2023年以后,新造船订单呈下降趋势。
地缘政治和商业紧张局势
这些因素包括美中关系、南海争端、美国的全球关税政策以及中东冲突等。
重要的统计数据
在预测集装箱运输量时,应考虑以下重要统计数据:
-
2024年1月,中墨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量(TEU)从73,000TEU增长到117,000TEU,增长了60%,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航线之一的地位。
-
2024年1月至4月,墨西哥主要港口(曼萨尼约、拉萨罗·卡德纳斯、韦拉克鲁斯、阿尔塔米拉)共运输集装箱295万TEU,同比增长18%。
-
2025年3月:由于关税战导致需求疲软,运费降至1,668美元/FEU(环比下降30%),创下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
2025年4月,中远海运、MSC、TS Lines等7家亚洲航运公司开通了连接上海、青岛、釜山和曼萨尼约的每周服务,运输能力约为15,000TEU(航行时间为21-25天)。
-
曼萨尼约港的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计划到2030年将运输能力扩大到1,000万TEU。2024年已运输约400万TEU。
对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影响及建议
最后,我们介绍亚太地区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影响和建议:
-
高运费和价格波动: 由于需求、运输能力和事件(空白航次、关税)的影响,进口商的成本在去年波动于1,600美元~7,600美元/FEU之间。事先规划至关重要。
-
亚墨之间运输量的持续增长: 受美国关税禁令和产业近岸外包的推动。
-
稳固但饱和的基础设施: 尽管曼萨尼约港和拉萨罗·卡德纳斯港正在进行能力扩张,但拥堵造成的延误仍然存在。
-
为墨西哥提供服务的 主要航运公司: 马士基、中远、长荣、赫伯罗特、ONE等。
-
东亚战略港口: 上海、新加坡、釜山、香港等。
积极参与亚太地区集装箱市场的国际物流将成为日本企业未来的一大挑战。拥有能够在时间和成本上提供竞争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企业来说将是一大优势。